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
|
|
作者: 上传者:tomacc 日期:17-04-30 |
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,共8页。满分150分。考试用时150分钟。考试结束后,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。 第I卷(共36分) 一、(每小题3分,共15分) 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~3题。 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专记南宋以前岁时风俗。书中记载,清明节最重要的是改火,古人是钻隧取火,_________。清明,正是要换榆柳之火的时候。这里面有旧象更新的喜悦。据《岁时广记》记载,有的地方有清明淘井的风俗,因此饮用水是新的;而此时又到了收茶的时令,因此茶也是新的。正是苏东坡所谓“且将新火试新茶”的时候,这清明节着实过得风雅。 清明节也上坟,但似乎没什么悲戚悼怀之意。《岁时广记》(居然/果然)是在“游郊外”条目下写到民间祭扫的事。“自此三日,皆出城上坟”,简直就是郊游的盛况。唐代杜甫曾诗云:“著处繁花矜是日,长沙千人万人出。”当时全民宴乐、清明郊游的盛况,可见一斑。 从清明节的缘起看,________,那是寒食节该做的事。只是这两个节距离太近,而寒食节又慢慢(消亡/消失),节俗就并到了清明里。或许正是因为人们在寒食扫墓,发现春色可喜,所以才有了清明节专供(游玩/游览)吧。而最早之所以用“清明”来指称这个节气,正是因为春风扫旧冬,有清爽明净之意。 1.文中加点的词语.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.风雅 悲戚 B.悼怀 钻隧取火 C.祭扫 盛况 D.缘起 可见一斑 2.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,最恰当的一项是 A.居然 消亡 游览 B.果然 消失 游玩 C.居然 消亡 游玩 D.果然 消失 游览 3.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,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.不同季节得用不同木材来钻 清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 B.不同季节得用不同木材来钻 似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 | |
| 标题: |
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|
| 文件大小: |
1295K |
| 文件格式: |
zip |
| 作者: |
|
| 下载地址: |
点击本地免费下载
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
下载工具 |
| 下载说明: |
*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
*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。
|
|
暂无图片 |
|
*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。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 *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,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,下载不成功时,请一直重试下载,如果一直不成功,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,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,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!
|
|
|
|
|